网站地图
资讯默认广告

秸秆对农作物的增产机理

文章出处:网责任编辑:作者:人气:-发表时间:2014-01-10 09:36:00

 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(穗)部分的总称。通常指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、薯类、油料、棉花、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。

  秸秆还田的养分效应,改土效应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,是秸秆还田的增产机理。

  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:

  ⒈保墒和调控田间温湿度

  秸秆覆盖地面,干旱期减少了土壤水的地面蒸发量,保持了耕层蓄水量;雨季缓冲了大雨对土壤的侵蚀,减少了地面径流,增加了耕层蓄水量。覆盖秸秆隔离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,对土体与地表温热的交换起了调剂作用。

  ⒉资源化利用做有机营养土

 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,秸秆富含氮、磷、钾、钙、镁和有机质等,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,

  应有DMFD技术针对秸秆废弃物叶片多水、粘稠、有蜡质层,根茎坚硬、多纤维等特点,将DM激活剂、翻倒设备与先进工艺有机结合,通过好氧发酵过程(持续70℃以上高温)使易腐烂、难处理的花卉、杂草等废弃物充分腐熟,各种有害病菌、虫卵、杂草种子被全部杀灭,在10-14天内成为无臭无味的有机营养土。

  发酵处理后的秸秆废弃物在花卉、蔬菜种植中被循环利用,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、提高土壤活性和保水保肥性、防止土传病害传播、治理土壤板结、改善花卉品质、延长花期和储存期等功效。

相关资讯